2023年前两个交易日,A股整体维持强势,沪指重返3100点关口,沪深两市成交量较去年年末有所放大,增量资金入场迹象显现。
【资料图】
交易所数据显示,内资方面,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新年首个交易日增加近50亿元,一举扭转了此前的连续下降趋势;外资方面,洽洽食品因“境外持股比例超过28%”而被暂停深股通买盘,2023年首只被外资“买爆”的个股早早诞生。
融资余额单日增近50亿元
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是衡量市场高风险偏好资金情绪的重要指标。2022年年末,受市场环境低迷及节前效应叠加影响,融资资金持续减少。特别是在去年最后10个交易日中,融资余额出现8天下降,累计减少约273亿元。
沪深交易所昨日盘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首个交易日(1月3日),融资资金大举回流,两市融资余额单日增长49.92亿元,最新报14495.03亿元。从资金流向上看,新能源成为融资客新年重要的加仓方向。
以申万一级行业划分,电力设备行业新年首个交易日获融资净买入8.03亿元,居所有行业首位。风电龙头大金重工、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、锂电龙头亿纬锂能均获融资净买入超6000万元,占据行业内前三。
部分机构在展望年初A股行情时,都提到新能源板块的配置机会。
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,去年12月以来,中央及各地政府发布了大量支持性产业政策,内容涵盖科技、新能源等众多行业。以产业周期视角看,光伏中下游、海风、储能等成长赛道仍处于需求稳定向上周期,未来两年需求复合增速有望继续超过30%。在中期高景气需求支撑下,疫情等因素仅改变上述行业短期盈利节奏,并不改中期向好预期。
银行、食品饮料行业新年首个交易日分别获融资净买入7.09亿元和5.43亿元,仅次于电力设备。个股方面,平安银行、招商银行单日融资净买入额均超2亿元,五粮液获融资净买入1.74亿元。
洽洽食品被外资“买爆”
根据相关规则,全部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的A股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%。在实际情况下,如果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8%,就会被暂停买入该上市公司,有投资者戏称该现象为“买爆”。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外资对相关公司的强烈看好。
2023年首只被外资“买爆”的股票,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。1月3日,港交所网站发布通知,即日起暂停接纳洽洽食品的深股通买盘。港交所称,这是因为境外投资者持有洽洽食品股份数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8%,触及“禁买线”。
根据深交所网站公布的数据,洽洽食品触及“禁买线”是在去年12月30日发生的。截至当日收盘,洽洽食品的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总数达到1.42亿股,占到公司总股本的28.01%。而随着深股通买盘暂停,截至1月3日收盘,洽洽食品的外资持股比例降至27.96%。
洽洽食品主营坚果炒货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,公司在去年第三季度针对瓜子系列产品进行了提价。国泰君安食品行业分析师訾猛表示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,预计物流、人工及采购成本有望边际企稳,综合来看,预计洽洽食品利润端表现有望在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得到提振。
目前,触及或逼近外资“禁买线”的并非洽洽食品一家。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,截至1月3日收盘,共有6家A股上市公司的境外投资者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26%,其中,华测检测外资持股比例达到28.11%,洽洽食品、东方雨虹、美的集团超过27%,宏发股份、珀莱雅超过26%。
8000亿元增量资金“候场”
展望2023年,机构认为,伴随中国经济及市场情绪回暖,增量资金有望加速入场。据西部证券测算,2023年A股有望迎来近8000亿元的增量资金,险资、外资等机构资金仍是主要增量来源,融资资金与理财资金有望转为净流入。
西部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易斌表示,2022年受到海内外宏观经济与风险事件扰动,市场风险偏好回落,资金从增量博弈走向存量博弈。展望2023年,伴随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,国内宏观经济与盈利回暖有望带动市场摆脱资金困境,根据测算,今年A股有望迎来近8000亿元的增量资金。
“结构上来看,2023年A股资金供给主要来自偏股公募基金(约8000亿元)、私募基金(约5600亿元)、保险资金(约4900亿元),个人养老金有望成为中长期重要资金来源(105亿元)。”易斌认为。
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,中国具备进一步吸引外资流入的空间。预计人民币资产到2030年会占到全球储备货币资产的5%左右,较当前3%有明显上升。在吸引资本流入层面,中国未来10年每年将吸引1000多亿美元的资本流入,包括债券、股票和外商直接投资(FDI)。“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和中国吸引外资流入的故事并没有结束。”